TIME

岁月如歌

1921年,日资企业“钟渊纱厂”在青岛沧口圈地筹建,1922年破土动工,建厂时有纱锭42240锭,织布机865台,至1937年,纱锭已增加到133496锭。这是日资在青岛建立的第四家纺纱厂,也是当时乃至解放后青岛规模最大的一家纺织厂,新中国成立后定名为“国营青岛第六棉纺织厂”。

1-210202155259108.png

 新中国成立初期,党和国家领导人为了恢复国家的经济建设,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在各行各业开展了“红五月”劳动竞赛。在这其中,青岛国棉六厂细纱车间值车工郝建秀创造了著名的“郝建秀工作法”,这个工作法被作为新中国纺织行业第一个科学工作法在全国纺织行业推广。后来青岛六棉又创立了“五一织布工作法”和“五三保全工作法”,这对解放初期青岛经济的迅速恢复乃至全国纺织工业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1-210202155259352.png

 1996年,奥地利兰精公司第一包木代尔原料空运到青岛六棉,青岛六棉成为国内首家与兰精公司合作开发的企业。成功开发了天丝、木代尔系列纱线、面料,开启了向多组份、差别化、功能性纱线面料的转型升级。 在青岛工业发展的百年历史当中,青岛六棉是其中最为亮丽的一道风景线。青岛六棉所做出的贡献以及形成的与不同时代相互交织的纺织特色文化,对促进青岛地方工业和全国纺织工业的发展产生了非常深远的影响。   

1-210202155259202.png